农村金融3万亿蓝海:7亿农民零征信,风控之难怎么破?

在金领、白领、蓝领、学生纷纷被互联网金融攻陷之后,行业只剩下最后一片蓝海——农民。

在农业大国,杀入中国毛细血管般的农村,实在具有太多意义。

但这片蓝海开掘有太多难点:对于可能连银行卡都没有的农民,怎么做风控?

农业都是“看天吃饭”,如何抵御天灾人祸?零星散落的农村人群,如何聚合?

面对这些难题,农村金融的玩家们,是否成功破冰?

1、万亿市场

这片蓝海有多大?

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《“三农”互联网金融蓝皮书》显示,自2014年起,我国“三农”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。

这也意味着,在农村金融里,有3万亿的畅游空间。

而被开垦出来的,实在是沧海一粟——2015年我国“三农”互联网金融的规模只有125亿元。

面临如此大的金融缺口,其实也有传统的服务者,银行或农村信用社。

“但银行系在农村,是一个尴尬的角色”,某农村金融的负责人称,大部分银行放不下身段,坐等客户上门。

而一些银行深入农村,大多是“做做样子”。

他们只在农村“吸储”,然后再去城镇“放款”,并没有本质上解决农村的资金问题。

对于这片蓝海,银行没有真正下去过,只是在浅滩“城镇”,打湿了一下裤脚。

这也给了互联网公司诸多机会。

三股力量杀入了这片蓝海:产业系、巨头系和互联网系。

一些农业的核心企业,开始尝试用供应链金融的方式,渗透进这片市场,如新希望集团。

阿里和京东为首的互联网巨头,搭乘着“电商”的方舟,也杀入海域,他们提供三项服务,支付、保险、贷款,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,“降维攻击”农村。

截至2015年,蚂蚁金服旗下的三农用户数达到了2.92亿,京东招募27万名乡村推广员,覆盖27万个行政村。

此时,行业另一个利好信号释放。

2017年年初,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农村金融的“千字文”,大力鼓励发展农村金融。

“政府的大门打开了。”农分期CEO周建说,政策给了互联网系的平台,一个官方“身份”。

政策的加持,让行业如虎添翼。

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者们,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。从2016年至今,共有12家农村金融平台宣布获得融资。

多位业内人士预测,2017年,将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黄金时代,大量的平台将在资本和政策的加持下,迅速崛起。

蛰伏数年,终于到了扬帆起航之时。

2、重度垂直

在中国农村,我们看到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。

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农村,涌向城市,而留守农村的,大部分是老弱妇孺,基本不具备耕种土地的能力。

这也意味着,农村大量土地,面对无人耕种的尴尬——农村正在走向“空心化”。

但同时,一个新生金融体开始形成——农场主。他们从农民手里,将土地“流转”过来,汇聚在一起,集体耕种。

而这个群体,完全具有金融的开发价值。

说起来也有趣,在中国,农民可能是对借贷接受度最高的群体。从封建社会开始,农民就有一个传统——春天借钱,秋收还钱。

而赊销,也是农村常有的销售方式。

关键是,这个新生群体散落在全国,极为分散——如何将这群有金融需求的群体聚集起来,成了关键。

“要想把农村金融做起来,就要把双脚双手都插到泥土里去,”周建说,在这里,“不重的玩法必死”。

如今,农分期有近600线下人员,一个信贷员负责两三个镇,“收集农户需求,要跑烂几双鞋”,专门给农户做农资和农机的分期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一个专注健康产品的公司 » 农村金融3万亿蓝海:7亿农民零征信,风控之难怎么破?